产品中心

蒙古人的习俗(精选5篇)

发布时间: 2023-10-30 14:31:47 发布于: 产品中心

  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历史已近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成多种搭建蒙古包的传统习俗。1927年5月27日,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斯文赫定记述了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习俗。“考察团的帐篷在草地上排成了一长溜,拉尔生坚持让我们遵照蒙古人的习惯,把帐篷的门向南开。”[1]蒙古民族一般会在蒙古包上设计和绘制一些图案,使蒙古包更加美观的同时也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帐篷长边一侧两个稍矮些的角上,编着寿星的图案,它代表着长寿,而在篷顶的中间,同样的图案又组成了一个有象征意味的圆圈。”[2]

  敖包在蒙古语中称“鄂博”,多用石头、沙土或树枝堆积而成。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遇到“鄂博”,斯文赫定记述:“首领的代表告诉他们,可以做想做的一切事情,但就是不让在土地上挖坑,因为这会伤害土地的灵气。他们还特别要求不要触动所有高起来的土坡,因为那上面都堆着鄂博。”[3]敖包在蒙古族居民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他们尊重敖包,认为那是神灵的象征,这不仅是对万物有灵信仰的体现,还表达出蒙古族人民对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蒙古族具有浓厚草原民族特色的婚嫁风俗。考察团行至西利乌苏时,黄文弼记述道:“据云若育女子至长未嫁,而有孕生子,乃向蒙古包前马桩上扣头,意为与马桩配婚。……婚前男先至女家,与女同回男家,拜马桩,又拜来宾,即成婚姻。”[4]蒙古地区的婚嫁风俗是蒙古族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拜马桩就鲜明显示出这一点。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既蕴含着的内涵,又是社会民俗的具体体现。1927年5月19日,黄文弼记录了蒙古族的丧葬风俗:“又闻此地丧礼甚薄,男子未成年者,以席卷之填于野。老人其棺木衣服,无论贫富,均不华丽。犹有蒙古之旧习也。”[5]由此可知,蒙古族“丧礼甚薄”的丧葬风俗与汉族有很大不同。对汉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婚”“生”“死”,而蒙古族丧葬尚俭,不论贫富,亡者的棺木服饰都不推崇华丽。这种独特的丧葬文化反映出蒙古族人们平淡自然的价值观念,对现今社会厉行节约有借鉴意义。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主要服饰,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由于地域的差异,蒙古服饰在长袍的款式、妇女的佩戴首饰等方面存有不同。黄文弼在日记中记述了乌拉特与阿拉善两地区之间妇女在穿着和装扮上的差异。“据商人云,阿拉善女人装饰与乌拉特不同。乌拉特女人发髻,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女人发下垂,以网络笼之,戴耳珠,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富者用真珊瑚,贫者以假货充之。”[6]其作为鲜明的民族符号,成为展现蒙古族风貌的一个窗口。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其自身文化传承的脆弱性,受到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更强烈的撞击。民俗文化在当今面临着迅速变异和流失的危险。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身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被广泛商业化。一些开发商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当地原有的文化形态,急功近利,将其过分包装。如内蒙古祭祀敖包的民俗活动。在斯文赫定的记述中,敖包是蒙古族人对“万物有灵”信仰崇拜的表现,祭祀敖包的活动神圣而庄严。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敖包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其本质开始扭曲。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敖包外观的宏伟,以达到赚人眼球的效果,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却漠视不顾。同时,许多游客也参与到祭祀中来,游客“祭祀的时候什么也不拿、不懂,就跟着牧民绕敖包三圈,嘴里喊着:呼来、呼来”。[7]游客并不真正理解敖包祭祀背后蕴藏的神圣意义,祭祀敖包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无疑已在商业开发中变质。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社会生活现代化,许多民俗文化因不能够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而逐渐被遗弃,这种内部民俗文化的传承断裂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在内蒙古,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牧民开始定居,拥有固定住房,蒙古包的数量锐减。“现代牧民在自己承包的牧场上建造了砖瓦房,过上了定居生活,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牧民家有现代电器,多数牧户有小四轮拖拉机和辅助机,有的家庭还购置了小汽车、摩托车。”[8]传统的游牧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斯文赫定在考察期间提及的蒙古包如今只能在一些草原旅游景点看到,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民俗旅游消费吸引点出现,其蕴含的悠久深厚的民俗寓意已经消失。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民族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明正以惊人的速度弱化民族的个性符号,民俗文化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民俗文化的同化现象鲜明地表现在服饰和婚嫁习俗上。随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很多人已不再穿蒙古袍,不再佩戴自己的民族服饰。蒙古族的年轻人多数崇尚现代审美观念,喜欢佩戴流行饰品,对蒙古衣服的做工及穿戴方法等逐渐陌生。现今的蒙古族年轻人婚嫁时,往往采取中西结合,甚至完全西式的结婚方式,很少沿用传统当地婚俗仪式。蕴含传统蒙古族文化的“以牛马为聘礼”、举办“祭火仪式”等婚俗被弃之不用,使其失去了体验民族自我认知感和存在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将导致民族意识的迷失。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代表着中华各民族最具特色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体现。它的独特价值表现在文化、社会、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极具发掘和保护的必要性。

  民俗文化是某一地区民族文明的传承形式,它记录了相应的历史,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画面。“人是民俗的动物”。[9]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生活与民俗紧密相关。从斯文赫定记载蒙古族怕破坏土地的灵气、祭祀敖包的习俗中,可以看出推崇“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蒙古民族的深刻影响。由此体现出蒙古族的特征,再现蒙古民族在草原、溪流边堆垒敖包进行祭祀活动的画面,为学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习俗惯制,对社会生活具有调节功能。民俗文化通过形成固定规范,起着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维系社会关系的作用。据斯文赫定记载,“1929年夏召开的麦德尔节从苏尼特右旗赶来的香客,就有2000人之多,据说从苏尼特左旗也至少来了这么多人。人们骑着马匹、骆驼,乘坐马车、汽车纷纷赶来,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朝拜班禅并接受其祝福。”[10]蒙古族集体参加麦德尔节这种习俗,反映出蒙古族共同的信仰基础,它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加强族内各地区之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民俗文化蕴涵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对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通过斯文赫定所记述的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提出了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即从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人们思想文化的载体、民俗文化的历史地位等角度论述其开展教育的必要性。[11]并指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广播、网络电视风方式。[12]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独具特色。一方面它与学校教育不同,不受时间地点、教师素质水平等条件限制,无时无处不在。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他的经验和行动。[13]”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教育大多不具有强制性,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例如,每逢大规模祭祀敖包之后,蒙古族都会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等娱乐活动,此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粗犷豪放的游牧文明紧密相连,在无形中塑造、强化他们崇敢,尊敬武士的价值观念。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古拙和精美的活化石。”[14]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的土壤,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作为审美的民俗文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民俗物质文化,如黄文弼记录不同蒙古地区妇女的装饰物品,乌特拉妇女以“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妇女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它们是民俗习惯的产物,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传达美的理念;二是民俗活动。在民俗的动态展示中,也展现了特殊美感。蒙古族嫁娶仪式中,在马头琴悠扬伴奏下,新郎新娘盛装华服,举起银碗向亲朋歌唱敬酒,就传达一种热烈奔放的美。民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大家审美需求的重要作用。

  民俗文化对民族自身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具有独特价值。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民俗文化处于流失的边缘境地,因此,亟需研究相关保护策略,但保护民俗文化应当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从哲学角度来说,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部分在整体中存在。保护民俗文化,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包含两层内涵。首先,“中国民俗文化各种表现形式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一个整体,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整体性”。[15]保护民俗文化就必须将静态的物质文化与动态的精神活动相结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保护,不能顾此失彼。如,可在保护蒙古族传统婚俗中同时推进民族服饰的保护。其次,整体性原则还要求将某区域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中进行保护。例如,蒙古族崇拜万物神灵,推崇摔跤、赛马等习俗充实了内蒙古地区文化中善良淳朴、勇敢坚毅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蒙古族民俗文化对整个内蒙古地区文化的价值,对保护和促进多样性的文化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要形成一套保护民俗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例如,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民俗文化保护经验,结合内蒙古地区草原辽阔、地域宽广的特点,构建起具有游牧民族特色、适合游牧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理论体系指导下,使蒙古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协调发展。从微观上,利用民俗文化无时不在、潜移默化的特点,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养的文化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创造的。文化创造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创造主体。”[16]加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俗文化教育,培养他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避免民俗文化的内部链条断裂,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对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土壤中诞生的民俗文化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剧变,要使民俗文化适应时展的潮流,就一定要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能使民俗文化既能保持独特的地域性,又能适应现代化潮流。例如,根据现代审美理念,将蒙古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加入现代流行元素,创造民族特色品牌,进军国内、国际市场。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需要在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协调作用下实现。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自然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保护内蒙古民俗文化过程中,要保护好草原生态,遏制因过度放牧而造成草原面积萎缩、土地沙漠化。草原生态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产生的土壤,保护草原生态就是保护民俗文化的生长空间和发展背景。民俗文化的发展又能带动民俗资源深入开发,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景区是自治区重点草原旅游景区之一,也是自治区涉外定点草原观光景区,距离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仅73公里,交通便利,是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旅游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兼有草原观光和民俗旅游特色。但近几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景区超负荷接待大量游客,致使希拉穆仁景区草原生态环境严重失衡,草原景观明显退化。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在恢复生态景观同时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显得很重要。另外,在体验经济的时代性下,民俗旅游“原真性”问题已成为关系着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其“原真性” 影响着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从而决定着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旅游效果。

  “原真性”来源于英文单词“Authenticity”,可被译作“真实性”“本真性”“原生性”等,这个词最早用于博物馆的工艺品,是鉴别一件工艺品是否与它所获的赞誉相一致的一个评语。“原真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博物馆里的展品是不是真的;另外还指参观者本身的存在状态。1973年,社会学家Mac Cabbell 在《舞台的真实性》一文中首先将“Authenticity”的概念引入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社会学研究中。有关“原真性”问题的研究经过了“什么是原真性”的争论到“怎样的经历对于游客来说才是真实经历的”的探讨,以及游客个人社会特征和自身真实性体验的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四种视角研究了“原真性”这一概念。其中,前三种主要讨论的是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最后一种是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讨论其本真的旅游体验,是通过满足游客对一个地方的预先感知印象而达到似真。民俗旅游服务产品是一个地区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研究更多的倾向于旅游主体体验的原真性研究,是游客在与少数民族居民互动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产生的不夸张、不虚假、真实、真诚的体验。

  问卷首先设计了反映到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特征的个人基础信息的问题,因为游客的类型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感知水平;接着从游客的旅游目的、对希拉穆仁景区的关注度、期望程度以及满意度等要素设计了能直接或间接反映游客真实感受的问题;最后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服务产品的真实性感知问题设计,是要求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要素是否获得了真实性体验做出合理的选择,所获得的调查的最终结果能够直接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感受,从而进行原真性分析。

  调查小组选择7、8月份发放问卷85份,十一黄金周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选择这两个阶段作为调查时间是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两个阶段对于内蒙古草原旅游来说,均属于旅游旺季,客流量相对较大;其二是不同阶段的数据更能科学反映实际情况。

  到访游客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们原有的经济背景、年龄构成、教育程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他们对民俗旅游服务产品的线反映希拉穆仁景区到访游客的社会特征情况,在这些游客中,年龄层次集中在18-30岁,其次31-40岁;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本科及硕士以上的占到了66%;职业构成中大多分布在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企业员工和学生,分别占29%、24%、21%;在收入中大多分布在月收入3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这两个层次,分别占到40%和37%

  到访游客社会特征总结如下: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构成以政府/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员工和学生为主,并以中等以上收入的青年为主。

  游客在体验真实性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过去的经历以及个人情感的影响,因为这些经历和情感会增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旅游服务产品的认同感,或者在认知上的理解。所以分析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所持有的期望,是分析游客旅游体验线.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分析

  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景区的心理构成 百分比(%) 是否在乎民俗的传统性 百分比(%)

  表2反映了游客游览希拉穆仁景区的心里期望和是否在乎该地民俗文化的传统性的态度。希拉穆仁景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更多的是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草原风光,绝大部分的游客最主要的目的是来体验蒙古族民俗,怀有此想法的游客占到了37%,其次为草原观光和休闲度假,各占到了26%,放松身心的占到了11%。

  由于游客的心理期望不同产生真实性要求也不同,所以是否在乎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传统性的保持,会影响游客对其真实程度的要求。根据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游客表示在乎保持传统性,其中有11%的游客还表示很在乎,53%的游客表示在乎。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游客还是希望自己能体验到真正的蒙古族民俗产品,不过内蒙草原文化旅游特点,也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是来内蒙看草原,所以也有一部分游客对于民俗旅游产品的传统性表现出一般态度,其中表示一般的占到26%,表示不在乎的占到10%。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期望是否相符 百分比(%)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 百分比 (%)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满

  说不清 24% 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线统计结果表明,8%的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的评价是很好的展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21%的游客认为蒙古族民俗文化展现的不够全面,32%的游客认为过多的迎合游客,商业化明显,39%的游客认为失去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目前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的评价并不理想,并且和游客心目中期望的民俗文化存在有一定差距,认为和自身期望中的蒙古族民俗文化相符的只有13%;24%的游客无法评判自己所体验到的民俗文化和心目中的期望是否相符,而63%的游客则表示不相符(包括不相符和完全不相符)。这种和心目中期望不相符的情况,同时反映在游客满意度的评价上,只有16%的游客表示满意,58%的游客表示一般,26%表示不满意(包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3. 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文化的关注度和民俗旅游产品吸引要素线)关注度分析

  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对真实性的评价,因此分析其在旅游之前对该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是十分必要的。调查结果为:对蒙古族民俗文化不太了解得游客占到了78%,其中12%的游客还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非常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几乎没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绝大部分游客在之前对民族文化是不了解的,他们大多仅仅是凭借媒介在他们脑中构建的印象设想这该是怎样一个民族,这个民族会有怎样的特征等等;并且这里的游客几乎都是第一次到访希拉穆仁景区,关注度低,对真实性感知也就不敏感。

  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对自己感兴趣的元素的真实性更加在乎。在目前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服务产品的内容结合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主要分为服饰、民居、饮食、礼仪、婚俗、祭祀以及娱乐民俗旅游产品,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74% 蒙古族娱乐习俗(骑马、射箭、摔跤) 55%

  在表4游客对蒙古族民俗感兴趣的方面调查中显示,大部分游客对蒙古族的娱乐习俗感兴趣,占到74%,原因可能是前面分析到访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并且这项参与性高。其次是蒙古族饮食,占到了游客一半,对蒙古族服饰感兴趣的为42%,然后就是蒙古族的建筑、祭祀、礼仪。其中对蒙语感兴趣的人不多,并且多来自韩国游客,这与很多韩国游客是来学习蒙语有关。在游客对这些民俗认为好的方面调查中,其中只有蒙古族的娱乐、建筑、饮食、服饰这四个方面有游客表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其中娱乐习俗满意度最高,为55%;表4反映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产品感兴趣和认为比较好的方面的对比,通过这两项对比,根据结果得出,游客对娱乐、饮食、服饰、建筑都比较感兴趣。而只有娱乐这一项游客认为比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换句话说,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而除了蒙古族娱乐、饮食、建筑、服饰之外,游客认为较好的表现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其他选项的结果很低或为零(蒙古族的婚礼),说明其他几项蒙古族民俗要素在希拉穆仁景区表现很少甚至没有,或者表现出来了但原真性较低,没有得到游客的认同。

  通过上述对基于旅游体验的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开发要素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了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基本评价,结果显示,游客对希拉穆仁景区民俗旅游原真性的满意度不高,并在所体验的民俗旅游服务产品中,只有娱乐习俗原真性较高,这一项在景区表现的较多,原因在于这一项有很强的参与性,并且到访的游客又是以中青年为主,其次为蒙古族饮食,服饰、建筑,因为这些方面具有客体的真实性,评价相对客观。但是祭祀和婚俗以及蒙语等方面原真性较低,并在景区里表现的很少,尤其是蒙语,游客基本上没有体验到,所以也就得不到游客的认同。

  1.1.1信息组织系统。作为信息构建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对网站所有信息进行有序分类。组织系统通过确定网站结构和信息的组织方案,对网站信息进行逻辑分组,并确定组与组之间的关系。设计组织系统充足表现了网站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可使用户更容易对网站信息进行浏览,更方便快捷地查找定位信息,达到浏览的目的。

  1.1.2标识系统。标识系统是对网站内容信息的精确概括,其表现形式可以是为内容确定名称、标签或描述等,用它代表大量内容信息。用户进入网站都需要引导、指示、说明、提醒或介绍,以便用户能很快熟悉网站信息组织。1.1.3导航系统。导航系统的设计最能体现出网站是否以用户为中心的,好的导航系统能使用户访问网站的时候,不管浏览到哪个页面,都不会迷失方向。导航系统的设计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定位个人需要的信息,让用户时刻清晰地清楚自己处在网站的哪个位置。

  1.1.4检索系统。基于信息构建的网站检索系统模块设计要符合结构清晰、容易理解、操作便捷的特点,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查询和帮助功能,方便用户获取和使用网站信息,强调系统的可操作性。检索系统能有效地引导用户做出下一步的行为,是网站建设的必备功能。

  1.2信息构建对优化网站设计的作用组织系统有利于网站信息的分类及呈现,导航系统规范网站信息访问路径,标识系统加强网站信息的表征意义,检索系统方便用户快速获取网站信息,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信息,加强系统信息之间的关系,规范网站的整体结构布局。

  《蒙古族民俗》蒙古文网站,主要提供蒙古族民俗主题的资源,类型包括蒙古文文字资源、图片资源、音频资源、动画和视频资源。目标访客为懂蒙古文的学生、教师、民俗研究者和民俗爱好者等四类人员。

  本网站是一个资讯类教育主题网站,所以要保证蒙古族民俗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为此,笔者参考民俗学分类法,将网站内的信息分为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祭祀民俗和娱乐游戏民俗等五大类。大类下面又分了若干小类。在不影响知识体系前提下,依据用户产生兴趣的主题顺序呈现信息。调研发现,大部分人对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更感兴趣。所以,把这几项内容放在前面。在信息组织架构的选择上,以自上而下的树形层次结构为主,以超文本结构为辅。设计层级时平衡了广度和深度,严格遵循信息组织在广度上不超过10项,信息深度不超过5层的原则。

  标识系统主要负责网站信息类目的标识,为信息资源确定名称、标签或图标。网站的标识是向浏览者展示信息组织和信息导航的手段,使用户更能清晰地理解信息的含义,网站标识是对信息组织和信息导航的良好补充。设计有效的标识对于一个网站清楚地表达信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1:菜单导航中添加恰当的图标、帮助用户快速定位。例2:全局导航中使用用户熟悉的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大部分教育资源通用的结构导航标识图标,方便用户使用结构导航。例3:由于蒙古文计算机术语未统一,所以一定要借鉴中文网站中常用的图标标识,文本和图标结合使用。例4:通过给关键词加底纹、标题文字加粗、增加动态效果等方法标识重要内容。

  本网站主要提供系统的、专业性的知识,因而参考教学资源数据库,提供树型导航,使得信息层次明显。为给用户更好的提供多种浏览方式,还设计了菜单式的导航,提供了网络地图(可利用导航),有了它网站结构一目了然,把它与全局导航分开放置,用户按需使用。设置“当前位置”(路径导航)可以使访问者在网站中清楚地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节省访问者的时间,避免发生信息迷航。

  本网站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简单搜索和高级搜索两种检索方式。由于当前蒙古族教育信息化水平低导致大部分蒙古族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低,简单搜索的利用率较高,所以在主页上只设置了一个关键词搜索项,而在另一个页面上设置了高级搜索。高级搜索可以根据主题、标题、著作者、全文、资源类型等多种途径进行检索。搜索资源类型选择界面,设计成复选框的形式,提示用户可选择不一样的资源,内容选择和主题选择的界面设计成下拉列表框形式,便于用户操作。(本文来自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杂志。《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杂志简介详见。)

  论文摘要:从择婚、议婚、嫁娶婚、新娘禁忌等方面论述了卫拉特蒙古在婚姻习俗的诸多禁忌现象。

  卫拉特是蒙古族的一部分,元代称为斡亦刺惕,明代称为瓦刺,清代称为厄鲁特、额鲁特。我们一般所说的西蒙古也主要指卫拉特蒙古。历史上,卫拉特蒙古曾从事狩猎经济,信仰原始的萨满教,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至13, 14世纪,才逐渐迁徙到阿尔泰山及整个北疆草原地区,社会经济也由狩猎转变为畜牧,也逐渐改成藏传佛教(又称教),但萨满教在人们的生活中仍存在比较大的影响。现今新疆的蒙古族,大部分都属卫拉特蒙古,他们主要分布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乌苏、精河等地,仍然从事畜牧经济,保持着教的。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绚丽多彩的文化传统和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下面我们谈一谈卫拉特蒙古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婚姻禁忌与传统文化。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蒙古族形成后,其婚俗既有“蒙兀室韦”的承传,又有突厥的承传,形成了独特的婚俗惯制。据《多桑蒙古史》载:“其妾之数,任其娶取。能赡养若干人,即娶若干人……各妻各有其居帐,为子者应赡养其父之诸寡妇。除其生母外,常能娶其父之寡母为妻。兄弟亦应赡养寡居之嫂娣。”由母权制进入父权制以后,婚姻习俗已从偶婚过渡到了一夫一妻制,但是那些特权者和富有者仍然实行着一夫多妻制。对此,《马可波罗游记》中曾有过这样的记叙:“糙粗人实行多妻制”。婚姻是人类社会的最主要的一面,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部落都有其婚姻形式。婚姻就像使用火、语言和工具一样普遍。婚姻关系的缔结给卫拉特蒙古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我们充分理解婚姻这两个字的内涵,所以在婚姻的全部过程和礼仪方面就形成了不同的规矩,从择婚、订婚(说媒)、议婚、嫁娶婚等方面形成了诸多的禁忌现象。下面对卫拉特蒙古的婚姻习俗禁忌进行分析。

  这里所谈的择偶禁忌,首先是指群属意义上的个体,在群体意识的干预和影响下,在选择婚姻配偶方面的禁忌。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任何一个以各种名分划分出来的人群集合体,都可能会在婚姻选择上实行与这一群体的名分有关的禁制。这方面的禁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婚制,一类是内婚制。这两种婚姻是原始社会的两种主要择偶形式。卫拉特蒙古古代婚姻仪式,有相当繁复的程序,一般有说媒、求婚、许婚、送聘礼、大婚礼等。男方以牲畜等为聘礼,女方陪嫁物有牲畜、财物和奴仆。贵族与富户的结婚仪式非常隆重,平民家庭婚姻仪式则最简单。这里所说的择偶禁忌是择偶范围和择偶方式的禁忌事象。

  氏族内婚是卫拉特蒙古族母系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婚姻规例。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男子只能娶外氏族之女为妻。如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朵奔蔑儿干的妻子,是豁里秃马惕部的阿兰豁阿;十世祖端察儿的妻子,是兀良哈的札儿赤兀惕部的阿当罕。成吉思汗的父亲被塔塔儿毒死也是由于氏族内婚禁忌的现象。由于蒙古草原辽阔,不同祖先的各族、部落相距较远,因此必须到远方的氏族去求婚。随着历史的发展,蒙古各部的分化,血缘关系也错综复杂起来,从而慢慢地发展到同宗不婚的习俗。

  卫拉特蒙古族同姓不婚。,氏族外婚时首先请看生辰八字是不是适合,卫拉特蒙古认为十二生肖里鼠、猴、龙为吉祥,牛、鸡、蛇为吉祥,虎、狗、马为吉祥,兔、猪、羊为吉祥,如果双方的生辰八字不符合以上条件者不能“合婚”。

  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婚习俗,是最古老的氏族外婚制的扩大与延伸,也是氏族内部通婚禁忌发展的必然结果。卫拉特蒙古氏族外婚在贵族范围内的最大困难是蒙古贵族几乎都是一个氏族的脉系,不得不在10代以外的族内通婚。这正是蒙古贵族在同一氏族祖先的远支族人中寻求配偶的重要原因。为此,蒙古族与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通婚,便成为一种十分合理的氏族外婚制。

  上述各民族都有“同姓氏不通婚”的传统禁忌。蒙古族同一个“敖布克坦”(姓氏)避忌结亲。就如那木吉勒老师所说的“卫拉特蒙古为了保持长时间的亲戚来往,七代不能举行任何形式的通婚及婚礼习俗。

  卫拉特蒙古在13世纪时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家庭。古代富贵人家也有多妻的,其婚姻形态,在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的斗争过程中,曾盛行过男子抢婚,后来聘婚代替了抢婚,但男子的抢婚余波尚未消失,元代以后,聘婚己经成为一种婚姻制度。按照卫拉特蒙古族民间传统,男女婚姻均由父母包办。女子一般在16-17岁,男子一般在18-19岁。一般由男方家物色好姑娘,请媒人提亲。如果女方父母有意,那么男方的父亲或长辈一人及媒约带着酒和哈达、糖果去正式提亲。经过数次登门求亲,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后,双方家长开始准备订亲。如果女方家不同意,将礼品退回。女方家同意,即收下礼物。聘婚制的主要内容是“不议不婚”,议婚在卫拉特蒙古人的婚姻习俗里占着很重要的地位。相应地出现了很多议婚方面的禁忌。订亲的方式一般是男方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或长辈提出订亲,女方则提出要订亲的礼物,这中间还包括哈达的数目。哈达往往是订亲的信物。男方把哈达、酒、羊等送到女家。女家将这么多东西赠送给亲属亲戚,表示女儿己订亲。东蒙地区订亲时要喝开口酒,以示姑娘订亲。

  过去卫拉特蒙古族婚姻大致经过说亲(即说媒提亲)、会亲(订亲)、结婚三大程序。卫拉特蒙古族家庭以父系为主,同一血缘的男女不能结婚。旧时男女婚姻大事都由父母包办。男女大概到十六七岁即开始议婚。选定目标后,由男方选媒人前去女家“提亲”;媒人在婚姻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所以最终选择媒人非常谨慎,忌讳选择没有孩子的人当媒人,这样他们未来有可能没有孩子。未婚男女不能当媒人,因为结婚是人生最关键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希望所有的事情圆满结束,忌讳独身男女当媒人,这样他们婚后会离散。由于卫拉特蒙古族整个婚姻过程离不开民间艺术—“伊如格勒”(祝词),所以媒人必须是这个地区德高望重、口才特别好的人,因为在婚姻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他的功劳,一方面要夸赞男方的各方面条件,另一方面用美妙的语言把男方的条件说给女方听,女方家同意这门婚事,算是婚事定准。这里所有的功劳都是媒人在中间调节。所以媒人必须选好。

  卫拉特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男方娶妻,要给女方送聘礼,即“多求则贵,少求则贱”。聘婚制就成了买卖婚制,以财物作为女子的身价。蒙古族的聘礼,主要是牛、马、羊等,以九为吉数。其次也有金、银、财物等。贫穷的牧民,无力提供聘礼以致不能娶妻。提亲后,男方携礼品到女家,献哈达、赠礼品,以示吉祥“纳彩”:双方交换礼物。卫拉特蒙古族厌恶黑色崇尚白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所以在为女方家送聘礼时,多半是送白色的哈达或白色的马和羊。

  送完聘礼之后,择选吉日“会亲家”,所谓“会亲家”即男家准备儿桌酒席请直系亲属公布此婚事,同时女家也派直系亲属到男家喝酒。席间双方家族相互认亲,并由女家拿出红纸礼单,再由媒人转交男方,议定聘礼财物,酒肉数目,承认订婚。择吉日是卫拉特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称“择喜日”。吉日择定以后,由男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谈妥后,男女两家开始准备婚事。一般是打扫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杀羊,准备聘礼、嫁妆及其他结婚用品,通知双方亲朋好友,光临贺喜。但是祖鲁月(所谓的祖鲁月大概是阴历十月)不能举行任何形式的婚礼,祖鲁月对卫拉特蒙古人来讲是吉祥月,所以这个月忌讳往外送东西,哪怕小东西也不可,祖鲁月举行婚礼,是女方家从此以后走向衰落的标志。这是卫拉特蒙古从古到今从始至终保持的婚姻定日禁忌。

  蒙古族的婚礼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阶层,其规模的大小、繁简的程度和方式都有很多变化。婚礼仪式,牧区与农区,东部与西部也有许多区别,但都有接亲、迎亲、送亲仪式。

  接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也穿上节日盛装。伴郎必须能说会道,并且和新郎年龄生辰八字吉祥的人,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不能直接进女方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1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选定吉日,新郎身着缎子长袍,腰束金黄色宽带,脚蹬长靴,左肩挎弓,腰间系有装五支箭的箭筒、烟荷包,打扮得英俊华贵,与迎亲的主婚人、亲友等人喝“上马酒”后骑马出发,并带有一匹骏马,作为新娘的乘骑。在农区还准备新轿车蒙红毡,以备新娘乘坐。迎亲的队伍在快到女方家时,要进行一次点燃簧火、祭天地的仪式。当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时,要经过一番唱歌对答,才被允许进门。男方遂向女方亲友等施礼、问安、献哈达。

  卫拉特蒙古族的婚礼,男方选定结婚日期后,由媒人通知女家,男方请祝词人与新郎一起赴女家送聘礼,亦称“纳聘”,并举行迎亲仪式,依次进行“门前对辞”、“祭祀火祠”、“敬献聘礼”、“讨名问庚”、“索沙恩图”后,女方才出阁送亲。送亲的伴娘必须是和新娘的年龄生辰八字大概一样的人充当,这样会给新娘带来幸福。

  求名问庚,卫拉特蒙古族娶亲的程序之一。求问新娘的姓名,是一场有趣的戏耍活动。娶亲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新郎和娶亲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们,皆为同辈,参加此宴。宴席上,大家戏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问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们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时间。这时,由男方的祝颂人与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辩,并唱对歌,直到女方说出真实乳名,求名宴才告结束。求名问庚,其实就是一场智力竞赛,以此表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聪明智慧。送新娘时新娘头上必须盖刺绣毛巾,这种盖头巾必须回男方家以后的三天或见公婆之后才取下来。并且新娘到婆家之前前面必须拉帘。这种习俗到现在还很时兴,因为古代蒙古人实行的是抢婚制,这里所反映的文化含义是抢婚制的遗存,害怕别人抢走新娘。这方面蒙古国的学者说:“新娘子离开娘家时穿着要稀薄,头上盖头巾,并且伴娘必须生辰八字完好,马背上往后坐到婆家是很经常的事情,这样是因为害怕别人抢走的原因”。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夫人的成亲,就是抢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在部落间的战争中,抢婚或掠夺婚仍屡见不鲜。

  新娘进新房子时不能踩地上,更不能踩蒙古包的门媚,新娘来之前地上铺地毯,意思是新娘干净地来到婆家,并且丝毫也不能带灰尘,蒙古族的门经过历代的完善、演变,其功能己经不单单是居住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越来越朝着纹饰雕琢的方向发展,展示古今风俗,体现审美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蒙古族图案和蒙古族门,民族符号与文化载体的完美结合,体现一种精神功能,反映出一种理念和追求,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任何一个时间里都不能踩在门媚上,尤其是结婚时新娘不能踩在门媚上,如果踩了就会遇到坏事并进监狱—这是卫拉特蒙古人的说法⑥。有关门媚禁忌蒙古各地方都有不同的说法,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认为门媚代表的是父亲,所以踩在门媚上等于踩在了父亲的脖子上,所以这是最大的禁忌,也是结婚时最主要的禁忌。

  卫拉特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妈妈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婚礼那一天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女方送亲时父母、亲姐妹、未婚女子和寡妇不能送亲,这样会给婚姻带来不吉祥。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不一样,但在婚礼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后,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杜尔伯特蒙古族的拜火仪式别具一格。当新娘进入婆家后,院子里烧着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齐往火里祭洒奶酒,并跪拜叩头。旁侧站着司仪诵念《火的赞词》:圣主成吉思汗发现的火石,诃额仑母夫人存下来的火种,用洁白的哈达、奶酒祭祀,民族之火从古到今。请新郎新娘祈祷吧!神火是你们婚配的见证;请新郎新娘叩头吧!佛光为你们传宗接代。娶亲到家后,新郎、新娘还要拿着马鞭,双方通过两堆旺火,以示爱情的忠贞不渝,又隐含着纯净、避邪和兴旺之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内蒙本土的民族民间美术做出详细的调查收集,内容涉及民族氏族的起源传说、图腾崇拜、服饰、建筑、语言、民俗活动、民间艺人的生活及创作现状等等,并对收集到的民间美术实物和资料做整理,有的制作成CAI教学课件,为民间美术进入课堂准备好。我们为学生布置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提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媒体、文献资料做查阅整理,详细的细节内容列举如下:《蒙古族服装装饰图案的研究》、《内蒙古的岩画艺术》、《呼市地区的昭庙壁画》、《蒙古包的装饰纹样》、《阿拉善盟的胡杨树》、《锡林郭勒盟草原风情》等。

  另外可以在校外开辟民间美术实习考察基地,如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教师可带领学生考察博大精深的民间美术,拓宽学生视野。民间美术是传承性教学,如果没有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掌握和对民俗风情的了解,不但无法学到精髓,而且没办法很好地传承。二、结合民俗节日,让学生感受生活

  民间美术大都与特定的民俗节日、风俗礼仪和有关,结合民俗节日和风俗礼仪活动,如自治区每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草原那达慕大会、草原旅游节等等,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采访,进行人文内涵的考察,了解那些蒙古族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渊源,感受环境、体验生活,引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美术创作灵感。我们在积累教学素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这些民间美术的存在方式及其文化意蕴进行深入地考察,使之能够作为传承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尽量将蒙古族民间图案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之中,教师能启发学生利用蒙古族图案装饰自己身边的大量物品,例如教室的门窗和黑板的边角可用蒙古族图案中的角隅纹样进行装饰;课桌的边框能够尝试用犄纹、云纹和回纹等二方连续图案进行装饰;同学们还可通过丰富的蒙古族民间图案制作自己最喜欢的饰品,如胸花、钥匙链、小头饰等;学生日常用的文具、书本也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民间图案进行装饰;学生们还能够应用民间图案的理念进行标志设计练习,如设计校徽、校旗、班徽、校服标志、旅游团队标志、校运会标志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具有民族特点的风格设计和美化自己的教室和校园和生活环境,例如班级的墙面装饰、学习园地设计、学生宿舍美化、校园橱窗设计等;在美术课上我们还尝试组织学生独立策划并布置一些庆祝仪式、运动会等场地,在设计制作各类用具、布景、宣传海报时添加赋有蒙古族民间特色的图案造型进行装饰;这样他们能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并运用蒙古族民间图案艺术。记得在全市的会上,我们的学生利用具有蒙古族民间风格的图案设计制作了校运会标牌,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各个学校代表都举着凝聚学校精神风貌的标牌入场,而大多数学校的标牌设计都以和体育相关的奥运五环、体育项目、跑道等作为设计要素,而我校的标牌设计要素则突出了民族的特点,独具特色,标牌的中间以两个蒙古族摔跤手剪影作为主体图案,标牌的四个角和边缘部分则用角隅纹样和二方连续的云纹和回纹加以衬托,总之,我们的整个设计思路既蕴涵了体育精神又突出了地区民族特点,学生们举着自己设计制作的标牌入场,心中洋溢着喜悦和自豪,风格独特的标牌设计吸引了运动会观众的关注。

  内蒙古大草原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令人神往,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大草原的山山水水,他们不仅用优美的歌声赞美草原美景和幸福的生活,还用丰富多彩的图案来装点自己的居住生活环境。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独特的建筑艺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一建筑艺术,我们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内蒙古风光和蒙古包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家乡水草丰美的名山大川,了解独具特色的蒙古包建筑艺术,我们还先后制作了一系列展现蒙古包特色的教学课件:《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格根塔拉的蒙古包》、《天堂草原――西乌珠穆沁》等等,伴随着优美的草原歌曲,学生们一次又一次领略家乡内蒙古美丽的景色,感受家乡独特的人文环境和风土人情,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

  蒙古包像珍珠般撒满碧绿的草原,与草原上白色的羊群,天上白色的云朵,食物中白色的奶食融为一体。蒙古包的“哈那”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交叉图案,蒙古包顶部的盖毡上面常常用色彩鲜艳的民间传统云纹和各种变体盘肠图案进行装饰,装扮修饰的效果醒目大方,蒙古包的围毡上部也经常用二方连续纹样装饰,特别是回纹图案的连续用的较多。蒙古包门的木格也大都是用不同的几何形体组成各种精美的纹样,比较讲究的蒙古包还挂着手工刺绣的毡制门帘,这种门帘既朴素又大方,门帘中间和四角绣着团形和角隅纹样,与顶部的云纹装饰相呼应形成十分美丽独特的毡帐艺术,较大的蒙古包中还有柱子,柱子上一般都绘有精致的盘龙图案。